关闭

金职要闻

锚定“职本”开好局 聚力“双高”再出发——金职大召开2024年暑期教学工作会议

作者:蒋妙琦 摄影 郑胜杰发布时间:2024-08-30浏览次数:23文章来源:教务处

8月28日至29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暑期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开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征程。会议以“‘新职本’与‘新双高’一体推进 加快发展新质专业”为主题,聚焦本科专业建设和新双高申报审视问题、探寻路径、思考未来,为学校推进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起好再奋进之步、再攻坚之步、再落实之步!

       

         

校长梁克东,副校长陈夙、陈海荣、朱钢国,总督学成军,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分管教学与基地院领导、教科办主任、专业群带头人、专业级机构主任和副主任、课程组负责人,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职人员等近300人参加会议。     

梁克东作题为《锚定“职本”开好局、聚力“双高”再出发,奋力谱写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报告。他首先对过去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对教学线在职业本科申办、国家首轮“双高”验收、标志性成果打造等方面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随后,他从“职教发展呈现新态势我们怎么看、双期叠加的关键阶段我们怎么干”两大方面,对处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和部署。

        

        

应对当前职教发展的新态势,梁克东围绕“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三个关键词进行解读:一是置身新形势,我们既是局中人又是破题人。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看清楚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和殷切期望,主动担当作为,找到破题之道;又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将改革的落点放在新质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改革上。二是面临新政策,我们既是践行者又是探索者。按照“新双高”的基调和建设思路加快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锻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学校地方属性,真正融入地方,服务好地方,争取更多支持,发挥更大作用,继续确保学校的领先地位。三是聚焦新任务,我们既是掌舵手又是划桨手。聚焦“两翼、五金、数字化、职教出海”深化部署、抓整抓实,业务部门作为“掌舵手”,要主导航向、多谋善断、因势利导;二级学院作为“划桨手”,要同向发力、大胆创新,不断突破。

“职本”建设和“双高”申报交汇,既是本科人才培养起步打样、探索范式的“关键期”,也是双高翻篇归零、再造优势的“转折期”,双期叠加、任务交织。梁克东要求,教学线的同志们更加要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好具体问题,也要放眼长远,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循产循技,推进专业群升级建设。按照学校“5123”新一轮专业发展战略谋篇布局,高站位规划,跳出“依据教育办教育”的老思维,综合考虑产业属性、区域属性、特色属性来做好专业设置的加减法;高起点定位,要保证职业本科教育的高等属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标准建设,要从自我发展的小逻辑转向服务发展的大逻辑,瞄准“新双高”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挥棒,提升专业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示度。

二是求真求新,加快新技术课程改革。集中力量率先打造一批系统改革的新技术课程,内容要新,紧跟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建课程,将真实生产实践中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挖掘出来作为最新的课程资源;形态要新,要打造虚实结合、多工作场景的实训条件,将企业职业技能要求融入高逼真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中;方法要新,由“教师主导”变为“学生中心”,由“一视同仁”变为“分类供给”,通过学训结合、做学相融的课堂教学组织创新,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应用中不断提升技术。

三是跨升跨界,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队伍面对学校升格、人才培养升级、数字化浪潮升温,要适应从低到高的转变,要快速进入角色,适应从专科教学需要的教师转型提升到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教师;从一专到多能的转变,既是主讲教师又当实践导师,既会研究教学又能研究应用技术,既能线下主讲又会线上辅导;从有界到跨界的转变,加强新型教师团队的打造,从单一构成的教学团队,转向以产业教授、学校社会服务型教授、企业科技副总等为带头人的异质性混编科教创新团队。

四是做实做强,打造产科教一体平台。把准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脉搏,搭建能有效整合产业、科技、教育资源的新质平台,内涵上要提级,打破教育圈子的内部联合,立足“园区”、强化“实体”,建设多形态、多模式的“产科教一体化”平台;运行上要提效,在原有基础上对平台进行提档升级,尽快落地成为措施、成为方法、成为模式;产出上要提能,要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工艺问题、产品升级问题,破解校企合作的虚拟化、表面化问题。

会议分为学院院长说“培优工程”、专业主任说“新质专业”、主讲教师说“示范课程 ”等环节。

        

        

学院院长说“培优工程”环节,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制药工作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所在学院以及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围绕标准体系研制、人才培养改革、核心课程建设、教改课题研究、产科教一体化平台建设等“五大专项”,结合高水平专业建设“十个高”评价指标说职业本科专业“培优工程”。

专业主任说“新质专业”环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设计等10个专业的专业主任围绕产业发展、问题短板、改革发展任务、成果成效及专业特色等方面对所在专业进行了深度剖析。

主讲教师说“示范课程”环节,来自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6个学院的6位专业教师进行了说课展示,来自商学院、师范学院等5个学院的5位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的主讲教师进行了无生教学片段展示。


在专题汇报点评环节,张雁平从一以贯之、一起联动、一特之长三个方面总结了专题汇报环节的优点,并提出创新性发展谋划、模式体系设计、关键问题突破三个方面的不足。他建议,各学院要重点厘清专业与专业群、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专科与本科、服务力与标志性等5对关系,在定位好一个重点产业的题材、探索出一套科学的产业分析方法、打造一个高端产科教一体化平台、率先研制一套具有示范性的人才培养标准、培育凝练一种典型的教育教学范式、系统开发一门职业本科的标杆课程、及早出版一部样本数字教材、探索一个跨学院跨专业协同的机制案例等8个方面着重谋划和推进。

       

       

朱钢国围绕新质人才培养,提出了三个工作要求:一是全新探索职本人才培养新定位和新模式。建构并实践“433”培养目标新模型,探索实施人文素养水平、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创新与综合实践能力等三大校本水平测试,力求走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新路。二是全面推动专业适应产业新升级和新发展。各专业群要对应省“415X”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金华市“2+4+X”主导产业集群,跳出“依据教育办教育”的老思维,要务实做好产业需求调研,充分结合各类专业认证、本科教学评估要求,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推动学校职业本科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三是全力打造产科教一体化新平台和新课程。基于“五金”新基建,务实做好具有职业本科特征和先建优势的教学资源建设;聚力高能级平台建设,实施产科教一体化创新工程,持续提升产科教互融水平。

(责任编辑:倪淑萍 卜晓斌 周飞腾)
上一篇:下一篇: